【创建为民 创建惠民 创建靠民】上海“七不”规范打造干净之城
编者按:6月30日,《生命时报》第1716期头版刊发了独家报道《上海真是干净城市》,报道了上海利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的“七不”规范,治理城市卫生环境所取得的成果,人民日报、环球网等权威媒体纷纷转发。常德目前已经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且正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创建过程中,上海的“七不”规范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刊登于《生命时报》第1716期头版
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教授 鲍 勇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傅 华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 功
今年5月,上海苏州河中山公园码头正式投入使用,该码头也成为“悠游苏州河”水上航线的第五座码头站点。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不少上海市民和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除了沿途欣赏两岸不同的自然人文风貌外,游客们还发现,河水清澈,鱼翔浅底,临河步道一尘不染,用上海话来形容“真的是老适宜了”。
苏州河是上海市的“母亲河”,经过三十多年整治,一改往昔“臭河浜”的形象,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匹绿色的锦缎。周女士一家30年前曾居住在苏州河畔万行渡路一带,后随子女旅居国外,疫情后首次回国,首先就想来苏州河看一看。“以前河上除了各种货运船,还有垃圾船,常常臭气熏天,真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舟行碧波上。”记者坐游船采访时,恰好遇到周女士,在30分钟的航程中,周女士不停感慨:“竟然能变得这么干净!”
苏州河的变化是上海城市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生命时报》记者在为期十天的“扫街式”调研采访时,最大的感受是,上海的干净程度非常高。
从繁华商业区到普通菜市场,几乎看不到垃圾
记者调研采访的首站,选择在南京西路静安区段。这里是上海市车流人流最密集的道路之一,有近30栋商务楼宇,约150家门责单位,自西向东从静安嘉里中心到锦仓文华广场,从吴江路到兴业太古汇,不仅汇聚了诸多品牌旗舰店,还包含各类餐饮门店。王先生十几年前搬来附近办公,“以前去吴江路吃饭,地上随处可见食品包装袋和饮料瓶,垃圾箱总是扑扑满(上海话,形容满得快溢出来)。改造后,这里依旧热闹,但干净程度可与整条南京西路接轨。”王先生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鞋子,说:“呶,这双小白鞋,可以很多天不擦,每天‘风尘仆仆’,照样锃亮如新。”
外滩主街道,大约每百米设置一组垃圾桶
沿着南京西路继续向东,依次经过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步行街和外滩,坐落着上海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这一片的卫生环境可以说代表着上海市的“门面”。记者一路漫步,除了看到地上有两片落叶,没发现任何裸露在外的垃圾。外滩主街道大约每百米设置一组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垃圾桶表面甚至没有浮尘。两名环卫工人不断往来其间,他们对于动态产生的垃圾似乎有一种眼观六路的本领,偶尔看到地上有个垃圾,瞬间就被转移至他们的垃圾袋中。
记者在走访问路时,偶遇一位热心的张女士,她说:“你一定要来逛逛菜市场,才能感受到上海市卫生环境的真实变化。”在她的带领下,记者体验了一把早8点的法华镇路菜市场。菜市场的大理石地面干净明亮,摊位上,蔬菜、水果、菌菇、薯类等被码得整整齐齐,即使是水产区也十分整洁,只见一位摊主手起刀落,快速处理完一条鱼,剩下的厨余部分随即就被清理干净。
乌中市集地面干净明亮
据了解,上海市区的菜市场近几年陆续在进行标准化改造。例如,上海市静安区平顺菜市场除了更换空调新风系统、灯具、管道等基础硬件设施外,还花重金引入“神器”——湿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就地减量”。老顾客评价道:“地面干净了,灯亮更了,垃圾少了,腐臭味也少了!”“摊主能提供切菜、搭配一条龙服务,购物体验比以前好多了,逛菜市场的年轻人也多了。”
公厕、弄堂整体干净,细节仍需改进
商务楼宇之间也有很多居民区,主干道的背后是四通八达的小路和弄堂,这些地方通常会被认为是城市清洁的盲区。但记者深入愚园路江苏路到定西路一段834米的马路及其里弄,一路走过社区食堂、提供小修小补的工坊市集,以及公共市集,发现除了几处落叶之外,没有其他裸露垃圾,反而遇到一片绿植区,不少小朋友在附近玩耍。一位刚放学的小学生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这里开着大片的郁金香等,特别漂亮。走访期间,有两位跑步的年轻人捡走了路边的落叶,他们身着运动服,手中各拿一个垃圾袋。他们告诉记者,从2018年开始就在这一带自发组织了“Trash Running”(捡跑团),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每周三是他们的固定捡跑日。
陕西南路232弄小区路面很整洁
不过,在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新区金桥湾清水苑小区里,记者发现有容器满溢、小包垃圾散落等现象。物业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老旧小区在环境改善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对乱堆物、乱搭建、占绿地等问题都开展了针对性治理,但还是有一些硬伤,比如,人口密集也让清洁任务尤其繁重,人力不足的话容易顾此失彼。
记者还特地走访了最容易暴露城市环境漏洞的公厕。记者走访了金虹桥国际中心、多媒体大厦、天安千树商场,以及虹桥高铁站的公厕,多数都没有发现异味重,蹲便器周遭有纸屑、脏污、尿渍、痰液等情况,甚至连洗手台、镜子、地面都很少看到水渍,即使有水溅到了表面,保洁人员也会在人走后及时上前清理。但记者沿着地铁12号线走访多个站点公厕发现,上午的卫生状况很不错,在客流量大的晚高峰时再去查看,卫生状况保持不佳。比如,记者在傍晚时走访虹漕路站站外公厕,发现有洗手池台面水渍较多,不过厕所坑位的卫生维持较好。
傍晚人多的时候,记者又走访了普陀区长寿公园的公厕,发现洗手池、地面没有大面积水渍,蹲便器周边也无明显脏污。一位年近70岁的刘女士说:“咱们上海市公厕环境越来越好了,现在每年还有‘最美公厕’评比,这家厕所(长寿公园的公厕)的环境只是达到干净标准,其他公园里还有主题厕所,不仅环境好,还安装了智能系统,提供免费应急小物品之类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在市郊杨浦区共青森林公园里的公厕,记者闻到隐约有烟草味,可能是有人在内吸烟。
“席地而坐”是标准,卫生意识成共识
上海市气候适宜,经济繁荣,在人们印象中,环境优美、干净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作为一个大都市,很难将每个角落的环境照顾到位,那么上海是如何做到整体繁而不乱、干净整洁的?
“席地而坐”是政府的追求方向。从1997年起,上海市就开始了创建“国家卫生区”的不懈努力,黄浦区早在2002年就创建成功,松江区也蝉联了18年。如今,上海市卫生城镇创建走在全国前列,已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区、镇全覆盖。记者从上海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了解到,近几年,“席地可坐”的高标准保洁是上海市追求的发展方向,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还发布了《关于推进“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区域(道路)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区也都陆续制定了“席地可坐”市容环境标准。从2019年开始,长宁区的“席地可坐”区域道路专项保洁小队就开始了高标准化保洁作业,采取“夜间大面积冲洗、白天精细化保洁”的人机结合组团式保洁模式,间隔时段还有电动三轮车“飞行保洁”,加快漂浮垃圾处置速度,减少垃圾滞留时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教授鲍勇表示,上海市政府在环境整治方面下足了功夫,财政支持到位也很重要,这样政府可以办实事。
浦锦街道两网融合可回收垃圾中转站
一网、一屏,用科技助力清洁。在上海的某些路段,记者还发现了一些保洁“新科技”,比如在上海普陀区光复西路半马苏河段,一辆无人驾驶的小型清扫车正在烈日下作业,所到之处,不留一点垃圾。据了解,目前落地无人清扫车的路段主要在普陀区,清扫车采用了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高精度GPS等技术,能支持自动沿边清扫、全局路径规划、实时定位跟踪、自主避障、自动紧急制动。“一网统管”的“南京西路商业街智慧保洁”平台也是一大技术创新。据悉,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南京西路建立起了跨街道、跨部门的一体化管理平台,构建了街道、楼宇、商家、社会组织等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目前,保洁员、保洁车协同作战,大数据就像是指挥官,整条街上的动态垃圾可实现10分钟内得到处置,在全市率先达到能让人“席地而坐”的水平。鲍勇说,建设“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市精细化管理的真实写照。根据不同服务圈,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全方位管理,不仅能快速发现问题,也能多方合力,高效解决问题。
保洁人员坚持精细化清扫模式。记者在工作日早上10点来到上海市中心长宁区淮海路沿线,保洁人员正在进行精细化保洁工作。他们随身配备铲子、刷子、喷水壶、钢丝球、抹布、百洁布等工具,一改“一把扫帚扫到底”的传统作业模式。只见保洁员先用湿毛巾,又换干毛巾,把垃圾箱里外擦了好几遍,让人感慨真是比打扫家里垃圾桶还要认真。一位保洁员表示,沟底、窨井、侧石、墙角、树根、砖缝也都要深度保洁区,“每一个角落都干净,市民也会自觉维护卫生环境。比如,垃圾桶干净了,大家就不会站得远远地丢垃圾,垃圾外露问题也就少了。”
市民素养和卫生意识不断提升。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表示,卫生成就的背后是从城市管理到居民共建的共同努力。上海市民的卫生文明意识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提倡的“七不”规范(即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如今已是居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2017年上海市文明委公布了“新七不”规范(即马路不乱穿、车辆不乱停、垃圾不乱扔、宠物不扰邻、餐食不浪费、言语不喧哗、守序不插队),市民又在向新的目标努力。几年前刚推行垃圾分类时,各种要求让人“苦不堪言”,但各个部门不退缩、不打折扣地执行下来,如今干湿分开、可回收垃圾分类等,都成了自觉行为。再如,遛狗的人大多会自行清理宠物粪便,没有垃圾桶,就把垃圾自行带回家。“耳濡目染下,上海的孩子从小就有卫生意识。”对此,记者也颇有感触,在走访居民社区时发现,一些新建住宅楼顶铺设了草坪,有的甚至还种着花,在巷弄里也看到很多居民家中摆满绿植。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后得知,上海市近几年鼓励屋顶绿化建设,提出由“地面绿化”转向“立体绿化”的理念,很多商务写字楼、医院等公共场所在大力建设,市民们也会主动添绿,改善生活环境。
城市环境与居民寿命息息相关
2022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均预期寿命已接近85岁,领跑全国。纵然,人均寿命延长与多因素相关,但城市环境的改善功不可没。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曾刊发一项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联合研究,对183个对寿命有影响的可能的社会因素进行评估,最终得出的8个可预测人口4年内死亡的因素中,“社区清洁度差”位列第一。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陈功对此表示,卫生状况差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比如社区卫生条件差会增加居民感染疾病的概率,还会通过主观感知影响其健康与寿命,生活环境体验差会影响心理健康,让人感觉更有压力等;不良社区环境也会影响居民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等。而优化社区环境将对居民健康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改善卫生环境的本质就是改善环境质量,让人们享受健康生活。
专家们表示,对每个城市而言,改善环境卫生,共享健康生活都是民生建设的重点之一,上海市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范例,也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引领,只有精益求精,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才能实实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鲍勇建议,上海市未来还需侧重以下四方面建设:1.完善城市环境治理的体系建设,例如,郊区镇与镇的结合部,由于管理权责不明,成为死角;一些周转后的土地被闲置,成了卫生死角,应及时进行规划管理。此外,政府应坚持系统观念,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纳入统一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各类垃圾处理设施、工艺设备共用,资源能源共享,环境污染共治。2.促进长三角互联互动机制建设。上海城市建设和长三角地区密切相关,只有长三角地区共同提升,城市干净才可持续。3.加大问责制度。奖罚分明才能激发环保热情与积极性。在采访中,负责小区环卫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卫生文明宣教工作只是一方面,有的居民不认真履行的话,应该纳入个人征信,以示警诫。4.“人民城市人民管”,需要发扬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卫生素养,从自身做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