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沅澧日日新——常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洞庭潮涌,诉说铿锵发展足迹。
武陵耸立,见证日新月异征程。
这里有一幅幅和谐美好、欣欣向荣的画卷:广袤田畴,农业经济上演“动力变革”,沃野刷新“绿色底色”;林立园区,工业经济绘出“昂扬曲线”,区域发展空间释放;项目现场,施工建设按下“快进键”……
(十年,常德城市在“生长”。刘蓉 摄)
这里有一份份人民满意、生机勃勃的答卷:经济总量跨入4000亿元“俱乐部”,位居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第58位、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71位;全市2106个村(涉农社区)中,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村均达9.88万;2021年新增公办学位2.74万个、新增车位3.78万个、新改造农村户厕1.91万个……
回望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豪情满怀。
近年来,常德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发展的产业新格局,锚定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聚焦“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梯位”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下功夫、用力气,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安居乐业,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帆悬风正今又是,勇立潮头唱大风。如今,以奋进之姿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跑道上的常德,正积蓄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
创新破题 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实体,支撑在产业,落点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
10月1日,常德市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石门县举行,共集中开工重点建设项目65个,项目总投资257.9亿元,为常德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建强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质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以陕煤石门2×66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静态投资54.2亿元,动态投资57.1亿元,采用国内先进的新型煤电技术、超低排放技术,使得发电效率、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时,销售收入27亿元,上缴税费约3亿元,能有效填补我省“十四五”电力缺口,缓解湖南省煤炭一次性能源压力,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蓬勃“动力”。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妇儿中心综合大楼项目建设正酣,建成后将大大解决“床位”问题。刘 蓉 摄)
当一批批重大项目火热推进,一项项重大工程建设正酣,一座座新型工业厂房拔地而起……我们不禁想问:为何这座城市有如此大的魅力?
“常德作为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湖南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抓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在常德市委书记曹志强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为解决“一烟独大、一烟超大”的隐忧,常德市打出一套“组合拳”。
具体来说,就是围绕落实我省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相关部署,立足常德市产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千百十”工程,把农业强市转化为工业优势,围绕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和全球化目标,实施“4+4”产业发展战略,即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烟草、数字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千亿产业,布局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四大新兴产业,全力以赴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布局得当,硕果喜人。今年1至8月,常德四大千亿产业实现产值2577亿元,过百亿、三十亿、十亿企业分别达1家、4家、33家,在建十亿级产业项目31个;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分别增长25.1%、22.3%、26%、28.7%。
为抓住全球产业链格局重新“洗牌”的重要机遇,常德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助推集群蓄势崛起。
围绕9条优势产业链配套产品台账、项目台账,挖掘出配套产品707个,近3年拟上项目170个、计划投资320多亿元……喜人的数据,得益于常德市的精准施策。该市主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株潭等重点区域,紧盯“三类500强”企业、总部企业、上市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配套企业,打造出“县域半小时”“市域一小时”配套圈,大大提升了产业集聚度。
为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常德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引领,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经济发展实现逆势上扬。
常德经开区三一机械有限公司便是这一做法的最好“代言人”。以前,该公司主要是生产搅拌设备主机单一产品,增长空间有限;现在公司以大数据为基础,及时跟踪主机配件损耗程度,配套生产配件。“今年我们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达50亿元。”公司总经理彭光裕笑着说。
无独有偶,科技创新也是湖南三特机械有限公司的“制胜法宝”。该公司位于桃源高新区,主要生产挖掘机、收割机等履带,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特殊耐磨材料,打破国外高端履带生产原材料垄断,还建立了国内首个履带底盘大数据信息库查询系统,可为全球3000多种履带设备提供后市场服务。
(常德经开区金康光电公司致力做全球领先的摄像头。今年1至9月,累计完成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9.03%。罗勇 摄)
今年1至8月,常德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15家,首批高企认定申报数量达184家,均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9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榜2021年度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贡献百强榜单。
循道而行,事遂功成。翻开常德市产业发展的“成绩单”,上面早已写满“常德骄傲”——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从无到有,四大锂电池材料全覆盖,储能、超级电容等项目落地,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格局喷薄而出。
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省长质量奖”,让常德在省长质量奖上实现“零”的突破,并作为常德首家先进制造企业在创业板首发过会。
中联塔机、三特履带、迪文屏等一系列“常德造”的产品,从洞庭湖畔走向五湖四海,享誉国内外。
……
产业大潮,澎湃洞庭。在沅澧大地,一幅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的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宏图已跃然纸上。
思想破壁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头顶长江、脚踏洞庭、腰缠沅澧,成就着常德“洞庭粮仓”的佳话。作为农业大市,常德如何走好、走稳乡村振兴之路?
答案写在大地的丰收中——
在鼎城区草坪镇兴隆街村,千亩优质稻迎来丰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桃源县理公港镇张家山村,600亩猕猴桃应季成熟,果农正忙着采摘,预计今年产量近10万公斤;
澧县城头山镇农康葡萄产业园,葡萄喜获丰收后,通过科技攻关实现二次挂果,冬季葡萄将在12月上市。
答案写在行业的认可中——
“常德香米”“常德红茶”“常德甲鱼”“常德茶油”“常德米粉”等区域公用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或证明商标,“三品一标”累计新获证808个。
同时,还涌现一批产业强镇、特色小镇。如黄山头镇、茶庵铺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西湖牧业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壶瓶山镇、桃花源镇成功获评省级特色文旅小镇。
答案写在群众的称赞中——
“现在退林还耕政策好,把橘树林恢复成农田,留下几亩口粮田后,全部流转给种粮大户,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西湖管理区西湖镇鼎兴村村民姜友平将自家80亩橘树林改建成了标准化农田后流转,家庭收入又多了一笔。
“以前种田靠经验,现在靠技术。”近年来,汉寿县岩汪湖镇种粮大户黄小平从传统农业干到机械化生产,筹资近1000万元购置各类农机,为14万亩农田提供耕种、植保、收割等生产服务,干成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广袤农村,大有可为。
近年来,常德市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提速专项行动,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村产业发展,以城镇化的思路抓乡村建设与管理,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释放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无穷能量和伟力。
(常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让企业、市民办事更便捷。刘蓉 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常德市乡村振兴的步伐从未停歇。正如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振宇所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上下贯通、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为确保不出现返贫和新致贫,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常德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采取“五抓”帮扶,接续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方面,常德市通过对所有农户实施“一户一画像”,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既有真金白银扶持,又有真情实感付出,达到应帮尽帮。目前,共纳入监测对象9630户2.29万人,已消除风险4754户11383人,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4条以上。
另一方面,常德市制定《关于促进脱贫户监测户稳定增收的意见》,明确20条促进稳定增收的具体措施,实现“两有”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目前,常德市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达14.46万人,建成帮扶车间952家,开发公益岗位11206个。
乡村振兴,产业要先行。而这早已是常德市振兴发展的题中之义。
深秋时节,阔步走在常德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朝气蓬勃、风景正好,处处皆是农业产业的累累硕果——
鼎城区草坪镇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常德香米”品牌,大力推广高档优质稻种植,建立万亩优质稻基地,与常德金健米业、隆平高科等上市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实行订单生产。全镇优质稻推广面积超3万亩,累计增产400万公斤、增值1000万元。
传统农业大县澧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优质农业产业抱团发展,农产品品牌效益显著提升。今年8月,“澧品仓”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阳光玫瑰”葡萄、“锦绣千村”香米、“双上绿芽”茶叶等15款特色产品入仓。
(桃源茶庵铺镇茶园满目青翠。刘蓉 摄)
在石门县,20亿元的“家禽王国”在这里崛起。近年来,湘佳牧业通过免费提供鸡鸭苗、饲料和养殖技术指导,鸡鸭长大后按保护价收购的方式,直接带动30多个村2000多个农户6000多人走上致富路。
截至2021年底,常德市2106个村(涉农社区)中,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村均达9.88万元,同比增长9.47%;1208个“薄弱村”实现减半目标。
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栋栋农家新居错落有致、一座座致富厂房拔地而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如今,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波澜壮阔中次第展开。
实干破局 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笃行砺初心。只有聚焦人民群众的所愿所望,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真诚支持。
今年以来,常德市委、市政府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落实省政府“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下发《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6年)的通知》,聚焦“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梯位”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功夫、用力气,实现了学位大优化、床位大提质、车位大突破、厕位大革命、岗位大保障、梯位大升级,稳稳地托起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这是常德市委、市政府白纸黑字立下的“军令状”:
到2026年底,全市将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8万人,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2万人;累计新增公办学位66175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累计新增床位2630张、转型床位3000张、养老床位18090张;累计新增公共停车位30304个;累计新建和改造城区公厕232座,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定在95%以上。
“六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事关人民福祉,既要做好“最先一公里”的顶层设计,也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工作落实;既要对照任务清单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进度时限和工作措施,也要讲究方法,注重整合资源、优化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
这是常德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写下的“答题卡”:
安乡县深柳镇龙庵社区居民康新军读一年级的小孙女,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家长省心又省事。
津市退役军人小吴通过政府举办的“走向新岗位,迎接新挑战”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成功就业。
(位于常德高新区的湖南现代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园,是省市重点打造的专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向波 摄)
位于武陵区的甘露寺大市场,以前是个繁忙杂乱的蔬菜批发市场,时不时给周边居民“添堵”;现在变成了功能完善、干净整洁的停车场,500个停车位解决了不少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
民生建设,需要久久为功。常德不盲目投入,不贪大求全,不搞面子工程,紧盯问题强推进、紧盯质效抓管理、紧盯政策争资金、紧盯群众强内力,全力推动“六位”惠民实事项目落实落地用民生成果充分彰显常德高质量发展成色。
今年以来,常德市已累计完成投资14亿多元,新增学位近3万个;已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188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44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87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420人;新增停车位约37820个;新建改造城镇公厕51座、改造农村户厕1.91万个、新建农村公厕73座;加装电梯已完工和正施工214台,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常德市已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医疗服务优质化、城区停车便捷化、城乡厕所标准化、住保体系多元化、市场建管规范化。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广场舞热情奔放、乒乓球老少皆宜、聊天者三五成群、散步者听歌放空……随着夜幕慢慢降临,鼎城区谢家铺镇向家巷村幸福屋场也逐渐热闹起来。
对于村里的老年人来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村民向伯生介绍,以前屋场所在地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周边只有一条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村里条件好了,有了硬化路、宽带网、自来水,闲暇时间也有了去处。”
这是常德市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一片掠影。
2021年,常德市累计发动村民群众66.7万人次,筹集社会资本1.4亿元,清理生活垃圾42.1万吨、水塘3.1万口、沟渠2.4万公里、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5.5万吨,拆除空心房1723间、残垣断壁3413处。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
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常德市将以解放思想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真抓实干的拼劲,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常德力量,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2年10月16日第36版)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